怎么测量自己的体重

时间:2024/05/21 来源:美丽百科

不管男性女性,成年未成年,BMI只有一种算法

体重、BMI的标准测量方法在清晨校准的光束下用同一台医用身高体重测量仪,均在患者空腹情况下测量身高及体重,身高精确到0.1cm,体重测量精确到0.01kg。

BMI计算为重量(kg)与身高的平方(m2)之比

近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中国的肥胖症患者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以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作为体质量评估的标准发现, 中国人群超重 (BMI>25 kg/m2) 和肥胖 (BMI>30kg/m2) 的百分比分别为35.7%和12.8%。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为68%

肥胖的发生和年龄有关

60岁之前, 肥胖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后, 肥胖的人数却逐渐下降

在绝经期, 妇女体质量的增加涉及许多因素, 如年龄增长、运动量减少、瘦体质量 (lean weight) 下降等, 能量消耗在静息和整体状态下均减少。

女性性激素的缺乏也会导致体质量增加, 同时影响体脂分布

绝经前期女性的腰围和脂肪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绝经前妇女的体脂主要分布于下半身 (腰型分布) , 绝经后妇女的体脂分布则表现为中央性脂肪沉积 (腹型分布)。

美国全国妇女健康研究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 SWAN) 发现, 与自然绝经妇女相比, 手术绝经女性肥胖发生的可能性增加78%, 严重肥胖的发生率增加5倍。

肥胖和绝经期潮热潮热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温暖感, 同时伴随出汗、潮红或寒战

出汗部位一般见于面部、颈部和胸部

超过一半的中年妇女会经历频繁的潮热不适, 持续时间通常为7.4年, 末次月经结束后4.5年消失

肥胖和潮热之间的关联存在很大争议

既往认为, BMI越高的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越高, 潮热的风险就越低

然而近期一些学者却发现了不同结果

一项基于749名40~65岁女性的横断面研究表明, 肥胖人群的潮热严重程度远高于BMI正常的人群

SWAN一项包括1 546名试验者的研究数据提示, BMI和腰围在绝经期早期与潮热呈正相关, 而在绝经后期与潮热呈负相关。

肥胖和潮热之间的关联可能因绝经期阶段不同而不同

在绝经过渡期, 卵巢功能依然完好, 脂肪组织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但在绝经后期卵巢功能明显下降, 脂肪组织成为雌激素的主要来源

体质量在绝经期得到有效控制可改善潮热症状

在妇女健康倡议 (WHI) 进行的饮食干预试验 (减少脂肪摄入量, 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摄入量) 中, 经过1年试验后体质量减轻10磅 (1磅=0.454 kg) 或下降10%的患者与体质量未变的患者相比, 其潮热症状更有减轻或消失的可能性。

同时临床研究也表明减重术后的中年女性, 潮热程度较术前明显下降

一项涉及1 611名绝经期女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潮热是绝经期最严重的三大症状之一, 超过80%的女性希望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质量, 降低绝经期症状的危害。

肥胖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 其特征是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

骨强度主要体现在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和骨量两个方面

雌激素对骨骼的影响主要是抑制骨吸收

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的缺乏, 容易引起骨吸收和骨重建的失衡, 从而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女性BMD受年龄、BMI、腰臀比、钙和维生素D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 BMI在一定的范围内与BMD呈正相关, 但这种相关性具有上限效应, 过度肥胖或体质量过低都会成为骨质减少的高危因素, 中度肥胖不是骨质减少的预防因素。

研究发现, 当BMI为26.7 kg/m2时, 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率最低, BMI的进一步增加容易引起代谢综合征, 如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 造成BMD的下降, 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综合考虑BMI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 并对其进行分类评估, 可以改善骨折风险的评价标准, 从而预防相关疾病。

总体而言, 绝经期女性的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和骨质流失率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

绝经期肥胖女性的特征是髋部 (全髋和股骨颈) 和腰椎 (L1~L4) 骨密度较低, 骨折风险较高

通过直接吸光光度法测量, 与未进行减重的绝经期女性相比, 进行适当锻炼从而使体质量下降的绝经期女性BMD丢失的风险下降。

然而不建议存在骨质疏松症高风险因素的绝经期肥胖女性短期内大幅度减轻体质量, 因为相关研究表明, 绝经期间体质量的骤然下降会造成永久性骨质流失。

在绝经期间, 女性通过调节生活方式, 进行适度的锻炼, 稳定自身体质量, 促进适度减肥, 可减少髋骨骨质丢失率, 延缓股骨近端骨丢失, 从而有助于降低骨折风险。

肥胖和绝经期下尿路症状下尿路症状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流不畅、尿失禁和尿路感染, 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对女性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据报道年龄≥40岁的女性人群中约66%患有LUTS

尿失禁是LUTS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定义为“丧失排尿自控能力而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

肥胖是尿失禁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肥胖女性的腹内压较高, 增高的腹内压可通过削弱盆底支撑结构而导致尿失禁

有学者对338例有尿失禁症状 (尿失禁发作≥10次/周) 的超重和肥胖女性进行减重计划, 发现体质量下降大于5%的女性, 尿失禁发作频率显著减少, 并且在体质量下降后的18个月内, 尿失禁的总发生率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发作频率均减少70%以上。

减重手术已被证明是改善肥胖女性尿失禁症状的一个有效措施, 且缓解程度与体质量下降呈正相关

尿路感染是LUTS中的另一常见症状

由于女性尿道与阴道和肛门之间的解剖学位置紧密相连, 故尿路感染多发于女性

绝经后妇女尿路感染的患病率为8%~10%, 其中5%的女性在一年内感染会复发

由于绝经期女性血中循环雌二醇水平随BMI的升高而降低, 雌激素缺乏又会使阴道内乳杆菌减少, 导致酸性阴道环境的丧失, 使得病原菌在此定植并过度生长, 因此肥胖的绝经期女性较正常体质量女性更易患尿路感染。

肥胖与尿路感染相关的研究有很多, 但是关于绝经期女性肥胖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以及减轻体质量是否会预防尿路感染发生的报告较少, 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肥胖和绝经期睡眠障碍对于绝经期女性, 睡眠障碍和体质量增加是影响健康生活的主要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约40%~60%绝经期女性正遭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年龄的增长和绝经状态是中年女性睡眠障碍发病的决定性因素, 更年期症状如盗汗、潮热、抑郁等是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 肥胖也是中年女性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之一

澳大利亚女性健康老龄化 (Healthy Aging of Women, HOW) 研究发现BMI较高的人群睡眠呼吸紊乱、失眠和睡眠分散的患病率较高。

较高的BMI和腹部肥胖会降低睡眠深度和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同时也影响肥胖

一项Meta分析显示, 睡眠时间短是肥胖的一个危险因素, 睡眠时间平均每下降1 h, BMI增加0.35 kg/m2, 其机制可能与睡眠缺乏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 以及在短睡眠状态下体内炎症反应的异常激活有关。

综上, 睡眠障碍与肥胖之间相互影响, 肥胖易导致睡眠障碍, 而睡眠障碍使中年女性脂肪沉积

所以如何平衡绝经期女性的睡眠和体质量至关重要

有学者发现有效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绝经期女性体内的褪黑素释放, 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Alfaris等对肥胖人群进行长达2年的行为减肥干预后发现, 减肥可以增加短期睡眠持续时间, 建议肥胖的绝经期女性首选通过运动疗法干预体质量, 改善睡眠质量。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参考文献。

[1]王雪,陈怡洁,杜旖旎,张治芬.肥胖对绝经期症状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9,46(01):11-14。


01、测量牛的体重的方法

显示牛活重的方法有多种,如:用度时衡器测定,用软尺测定牛体积推算(用软尺估测),凭经验以能屠宰多少牛肉倒算牛的活重(眼力估测)等。

1.用度量衡器测定 此法准确性最高,但在实际操作时难度较大,尤其在牧区

一般采用1000千克型的地磅,在磅面上做一个长2米、宽70-80厘米的铁笼子,把牛关在笼内称量

为了称重准确,安全,要做好以下几点:

(1)把磅称埋在地平线以下,让笼子的义面与地面在一个水平上,便于牛只上下不受惊

(2)在牛只上下称重笼时,应有专人扶,减少摆动

(3)在牛只进称重笼时有导引栏,此栏高1.5米、宽80-100厘米,且呈嘈叭状,便于驱赶牛只

(4)称重笼的底面采用硬木制成或在底面钉一较厚的橡皮,以防滑到

(5)及时清除称重笼内的粪便,保持称重准确性

(6)经常校对地磅,及时记录称重笼的重量

2.用软尺估测 其原理是活牛的体重和体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仅需测量牛的体斜长(直长)和胸围等少数项目,便可推算出牛的体重。

此法简单,但精确性较差

有几种估测的方法的测算公式:

(1)比利时法

测定部位和计算方法是:

体重(千克)=胸围 (米)×体斜长(米)×87.5

(2)美国约翰逊氏

有以下两个公式:

体重(千克)=胸围 (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

体重(千克)=胸围 (厘米)×体斜长(厘米)/11420

上述第一种适合已经育肥的牛,第二种适合没有育肥的牛

(3)前苏联法

体重(千克)=体直长(厘米)×胸围(厘米)×系数/100式中,系数:乳牛=2;肉用牛=2.5;兼用牛=2.25。

我国黄牛的体尺测算大多参考美的国方法,但作了一些修改,具体办法是:

体重(千克)=胸围(厘米)×体斜长(厘米)、估测系数式中,估测系数:6月龄犊牛为12500;18月龄牛为12000。

在测定牛犊牛时,常以180天为标准,不幢或超过180天时采用校下体重计算,方法如下:

180天标准体重(千克)= ×100+初生重

3.眼力估测 此法全凭实际经验,估测1头活牛能出净肉重,再计算活重


02、怎样测量育肥猪的体重

经常有新闻报道某个地方的养殖户在卖猪的时候被猪贩子欺骗了,基本都是猪贩子在称猪的时候对秤做了手脚

养猪人要想避免被猪贩子欺骗,首选自己应该可以估算出生猪的体重,有经验的老养猪人根据猪的肥胖高矮就能估计个七七八八,但是因为现在生猪的品种跟以前的生猪品种相差很大,容易出现不准的情况,下面就教给养猪朋友一个简单估算育肥猪体重的方法,下次卖猪的时候可以先估算一下,若是猪贩子再做手脚就可以被发现。

如何估算一头育肥猪的体重呢?

根据经验,猪体重(kg)=胸围(厘米)X体长(厘米)/142或156或162

胸围指的是猪肩甲后骨围体一周的长度,测量的时候养猪人可以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这样测量结果相对准确性更高。

体长指的是从猪两耳根连线的中间点为起点沿背部直线一直到猪尾根为重点

同样为了提高准确性也可以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2、156、162需要根据猪的肥胖程度,若是猪比较肥,而且是土猪品种那就选择142,若是养猪品种,猪看起来更加健硕那就选择162,若是内三元,就可以选择156。

举个简单例子:

测量一头肥猪的胸围为102厘米,体长135厘米,若是土猪品种,那么猪的体重就是102×135÷142=97公斤,也就是194斤。

若同样的胸围和体长,但是是外三元品种,那么这头猪的体重就是102×135÷162=87.5公斤,也就是175斤。

养猪朋友在卖猪的时候,若是自家没有秤不能先行称猪,需要使用猪贩子的秤,那么农民朋友就可以选取两头或者三头生猪,通过上述的方法估算猪的体重之后先用这几头猪作为测量工具,若是称出来的猪体重跟估算差别不大,那就说明猪贩子的秤比较准,若是差别比较大,那就说明猪贩子的秤有问题,建议更换别人的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