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生长激素腿粗了有影响吗女

时间:2024/10/31 来源:美丽百科

作者介绍:

  王春林,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从事小儿内科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矮小问题、生长激素缺乏症、肥胖症等内分泌疾病。

  在儿科看诊几十年,我的主要患者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

虽然家长们带孩子来看诊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被关注的还是身高问题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去年8月份,一大早上有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星星来看诊,她说因为工作忙,一直忽略了孩子的身高问题,孩子是有点矮,但她觉得再等等孩子总会长高的。

前一天星星回家哭说小朋友们都叫他“小矮人”,她拿尺子帮孩子测量,发现5岁的星星身高只有103cm,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了。

为此,星星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好,赶紧带孩子来看诊了

  我查了一下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5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111cm,星星的身高,正好在其同龄人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

我们为星星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特发性矮小,建议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妈妈表示不理解,她认为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各方面检查都很正常,那就说明没有病

既然检查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等几年也许就长高了,没必要使用生长激素

  其实,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只有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不理解为什么孩子生长激素不缺乏还需要注射生长激素?由于家长的不理解,让一些孩子错失了长高机会,等孩子骨骺闭合后再后悔就晚了。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并非只有生长激素缺乏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不缺乏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我们知道,除了先天遗传因素,饮食、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身高的影响也很大,哪怕父母不高,好好发挥后天影响因素,也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的身高。

但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下,说明孩子已经属于矮小范畴,身高已经落后得比较多,靠饮食、运动、睡眠等身高管理手段已经很难实现追赶,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像上述星星的诊断情况,他属于特发性矮小,是指目前为止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矮小

特发性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占所有矮小患儿的60%-70%左右

从临床特征上来看,特发性矮小的孩子出生时正常,四肢和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没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没有心理疾病,饮食上也很正常,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话,生长激素分泌峰值在正常范围内。

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也检查不出任何病变因素,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

  由于特发性矮小在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蹿个儿,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等孩子骨骺闭合了,才开始找治疗办法,但此时已经晚了。

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不妨碍正常生活,但可能对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矮小孩子可能会胆子比较小,社交上有一定的困难,会在就业、婚恋等事情上遭遇一些挫折,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当孩子因为个子矮来看诊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安排做一系列检查,其中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用于检查孩子的生长激素是否缺乏。

但是激发试验只能反映生长激素分泌峰值是否正常,没办法反映生长激素分泌总量和生长激素的活性是否正常,更不能反应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轴的功能是否正常。

在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中,可能有部分孩子属于生长激素分泌紊乱或是对生长激素敏感性不足,或者是生长激素转化为IGF-1时存在某种缺陷。

  对于特发性矮小的孩子,虽然生长激素不缺乏,但也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帮助孩子长高

2003年,美国FDA就批准特发性矮小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适应症,补充外源性的生长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孩子体内的缺陷,从而有效帮助孩子长高。

  美国FDA批准的生长激素治疗适应症

  除了特发性矮小,美国FDA先后批准了慢性肾功能不全、Turner 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 PWS) 、小于胎龄儿( SGA) 、SHOX基因缺乏及Noonan综合征等几种非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相关适应症。

  星星的妈妈四个月后带着孩子再次来到门诊,决定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

她听了我的解释,也从多个渠道了解了一些信息

同时她观察到,回家考虑的这四个多月,孩子只长了1厘米,粗略来算,孩子一年差不多只能长高3厘米左右

虽然每个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不太一样,但却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每年平均要长5-7厘米,星星本就个子矮小,每年长高的速度又落后一大截的话,跟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靠自身肯定是追赶不上去了,还是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比较靠谱。

  后续孩子使用生长激素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个月复查时候,星星妈妈很高兴地告诉我,孩子长高了3cm,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孩子和妈妈都很开心,虽然身高还是比同龄人矮了一些,但已经看到了很明确的希望

  作为医生,我的责任就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每次遇到家长带着骨骺已经闭合的孩子来看诊,都觉得十分可惜,看到家长后悔的表情也会觉得遗憾

如果我们的家长们,能更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早点带孩子来看诊,早点进行干预治疗,那该有多好!

  真心希望七个小矮人只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长高

这里也要呼吁广大家长,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要多一些科学的学习和判断,少一些自我认知,毕竟耽误孩子长高就是耽误孩子的一生啊!。


01、打生长激素的副作用有多大

生长激素除了安全性,疗效也是家长关心的重中之重,既然决定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自然期待满意的疗效

疗效好不好,医生往往会得到患者第一时间的反馈,所以,临床专家依旧是拥有发言权的权威人士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副主任 新生儿科主任 王春林

  Q:哪个生长激素品牌的疗效会更好?进口的是不是比国产的强?

  A:我们探讨生长激素疗效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孩子开始治疗的时间以及能否坚持注射用药两方面

孩子5岁开始治疗和10岁再来治疗,对最终身高的影响会有明显差距;孩子每天坚持注射和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来操作,结果也一定是不同的。

  对于生长激素的选择,我建议尽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让儿童能更愿意配合治疗的药品

孩子关注的视角和成人往往不同,家长关心药品的安全和疗效,而孩子想的则是为什么要打针?打针疼不疼?能不能少打几次?假如孩子不愿意配合,再好的药也是白费。

相较粉剂,水剂的注射操作步骤更简化,起效快,能在用药早期帮孩子树立信心,孩子更加配合;相比短效,长效不用每天注射,痛苦少了孩子自然愿意治疗。

再者,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是有其天然独特的分子空间结构的,就好像人们都知道吃海鲜要去海边,因为可以品尝原汁原味的鲜美,如果把海鲜冷藏带回来,口感难免会大打折扣,所以越接近天然的生长激素疗效自然越有保证。

最后,家长日常对生长激素的储存也会对疗效产生干扰,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温度保存使用,争取让药效发挥最大作用。

  至于进口的产品好还是国产的产品强,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理性辩证地看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长激素产品的好坏无需再盲从老观念了,以前进口产品有优势是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国内生长激素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价格高昂,多数患者无力承担,我们做医生的也只能“望药兴叹”。

但近二十几年来,国产生长激素技术水平迅猛发展,我国研发出全球首支PEG化长效生长激素,研发实力已经赶超国际。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对药品上市的要求不尽相同,中国的标准普遍高于欧美国家,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生长激素比进口产品上市起点要更高。

再有,相对于进口生长激素,国产产品会累计更多中国儿童的用药经验,在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对国人更具针对性。

  的确,给孩子选药品切记盲从,要做到充分了解,理性判断,才能挑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生长激素,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影响生长激素疗效的相关因素对比图

敲黑板:评判生长激素的疗效更多取决于孩子开始治疗的时间以及对产品依从性;建议尽量选择适合孩子的,让孩子能更愿意配合治疗的药品,比如简化注射频率,搭配专属注射装置等等;药品接近天然,疗效也会更有保证;温度的把控有利于生长激素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对进口产品的选择切忌盲目。


02、打生长激素的危害是什么

生长激素(HGH)是一种由大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有增长机能的的作用

在成年之前,生长激素促进全身组织生长,特别是男孩子在睾丸没有发育之前,主要促进肌肉与骨骼发展的重要合成激素。

女性的生长激素含量比男性高,无论是青春期前后,所以,在第二性征出现之前,女性比男性早发育,而且可能同年龄段的女性身高与力量上并不比男性差甚至优于男性。

但是在第二性征出现之后,男性睾丸生长成熟,分泌的睾酮比生长激素有更好的发展肌肉与骨骼的合成促进作用,所以在青春期之后,男性的身高与力量优于女性。

成年之后,生长激素不再负担骨骼成长,更多的是刺激肌肉蛋白合成,提高执法运转速度和脂肪供能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等作用。

所以,生长激素又被称为——减脂激素

在不同的年龄段,生长激素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特别在20-25岁之间,会有一个滑坡式的下降,很多人在青春期怎么吃都不胖,但是突然一年半年就胖了10斤以上,真是我在教练生涯里面常见的。

没有多少关于生长激素在运动人群中的研究,其大多研究都集中在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成人或者儿童

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只能通过注射保持有效性,口服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这些研究显示:注射生长激素对于身体成分有正面影响(瘦体重组织增长和体脂减少)

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每晚注射生长激素持续6个月后喝平均增肌12磅(5.4公斤)瘦体重和减少相同数量的脂肪,而且,该研究中的受试者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抗阻力训练。

这样的实验结果,引起了很多竞技运动员或者运动人群对于生长激素注射效果的青睐,但是,尽管如此,科学报告没有任何关于运动人群使用生长激素的效果,这很可能因为道德与法律的约束,无法进行对于没有任何病患的运动人群使用生长激素药物的研究许可。

生长激素作为肽类激素,是无法从尿检中查出的,由于生长激素不能在随机药检中检测出来导致运动员中使用者在逐渐增加。

生长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在正常人群使用生长激素是会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的

在儿童时期过量使用生长激素会引发巨人症,这种情况使人变得过度高大,肌肉无法负担骨骼的长度,还有骨骼过长导致的骨质疏松。

青春期后,过度使用生长激素会导致肢端肥大症

这是导致骨骼、关节、脏器扩大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以上都是运动员使用生长激素过来的潜在风险,而且,运动员在生长激素的剂量还可能大于治疗的剂量

因此,应该禁止生长激素在无病患与运动人群中的使用

如何在自然条件下增长生长激素达到增肌减脂的效果?

1. 覆盖大量肌肉群的抗阻力训练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自然分泌,特别是在运动后的8-29小时左右

例如:

卧推

硬拉

深蹲

俯卧撑

引体向上

2. 充足的睡眠:在进入深层睡眠时,是大脑分泌生长激素的最高峰值

3. 女性在生理期间,是女性的生长激素峰值期,做好生理期间的运动管理,如果,没有经痛或者过度的量大,可以适当的运动,增加与延续生长激素分泌。

4. 有氧运动的刺激下,女性生长激素分泌高于男性,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可能对于女性减脂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运动生理学》《NSCA体能训练概论》《NASM体能训练概论》


03、注射生长激素安全吗

很多家长在了解孩子身高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一个词,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目前用于儿童长高领域,已经在国内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很多家长都担心,生长激素的安全性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

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

青春发育期时,生长激素在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更进一步引起身高快速增长

由此可见,生长激素在人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孩子生长

针对安全性问题上,生长激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治疗矮小儿童的有效的药品。

目前生长激素在我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临床上并无严重的副作用

主要有生长激素粉剂、短效水剂和长效水剂3种

粉剂为冻干粉末状,使用前需溶解;短效水剂保留了生长激素的液态结构,品质更接近天然生长激素,当然也更安全,短效水剂可以配合隐针电子注射笔,隐藏针头注射更安全。

而长效水剂则是可将用药周期延伸至每周一次

就目前来看,生长激素算一个较为安全的药物,且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成功帮助诸多儿童摆脱矮小走向正常身高